一、单极导联法
将头皮上的作用电极与脑电图机放大器的栅极1(G1)相接,把无关电极与栅极2(G2)相接医|学教育网搜集整理。无关电极以耳垂和乳突部位最常用,亦有选择鼻尖、下颌和顶部者,还有平均参考电极法。
1. 准备工作
设备检查:确保EEG仪、电极、导电膏等设备正常工作。
环境准备:选择安静、电磁干扰少的房间,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。
患者准备: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,确保其放松并清洁头皮。
2. 电极放置
国际10-20系统:按此系统定位电极,确保覆盖大脑各区域。
清洁头皮:用酒精棉球清洁电极放置部位,去除油脂和污垢。
涂抹导电膏:在电极上涂适量导电膏,确保良好接触。
固定电极:按10-20系统位置放置电极,并用胶带或电极帽固定。
3. 连接导联
导联选择:根据临床需求选择单极或双极导联。
连接电极:将电极导线正确连接到EEG仪。
检查阻抗:确保电极与头皮接触良好,阻抗通常低于5kΩ。
4. 开始记录
参数设置:设置滤波、增益等参数。
基线记录:让患者闭眼放松,记录几分钟基线脑电活动。
任务记录:根据需要进行睁眼、闭眼、深呼吸等任务记录。
5. 结束记录
停止记录:保存数据后停止记录。
移除电极:小心取下电极,清洁患者头皮。
设备整理:清洁并整理设备,记录操作过程。
6. 数据分析
数据检查:查看记录质量,排除干扰。
数据分析:分析脑电波形,识别异常活动。
7.注意事项
患者状态:确保患者放松,避免紧张或移动。
电极接触:确保电极与头皮接触良好,避免信号失真。
环境干扰:减少电磁干扰,确保记录质量。
常见问题
高阻抗:重新清洁头皮或涂抹导电膏。
信号干扰:检查设备接地和电磁干扰源。
患者不适:确保电极固定舒适,避免过紧。
二、无关电极与作用电极的连接方式
1.1一侧作用电极分别与同侧无关电极相连接。
1.2两侧无关电极连接在一起再与各个作用电极分别相连。
1.3两侧无关电极轮流使用,即两侧作用电极分别与一侧无关电极相连。
1.4两侧无关电极交叉连接。
三、双极导联法
将头皮上的任意2个作用电极分别与脑电图机放大器的栅极1(G1)和栅极2(G2)相接,而不使用无关电极的记录方法。常用的有纵联、外联、环状联、横联、三角导联等。
四、三角导联法
三角导联法:当在单、双极脑电描记中发现有局限性异常时,选择其中异常最著的1个电极与其附近的2个有关电极组成三角形,若出现位相倒置,则2个位相倒置的导程的公用电极处即为病灶部位。
上一篇:精神分裂症的脑电图(EEG)特征
下一篇:脑电图(EEG)在癫痫的诊断
冠隆医疗专注生物电传感技术,为生物医学、神经科学、运动科学、心理学、人机互联、感知和意识等领域提供可靠的产品与解决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