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电电极与脑电传感器制造商
联系我们 | 客服电话 |
冠隆医疗kwanlon2025-03-24

脑电图学历史发展概述

脑电图学从最初的动物实验发展到现代神经科学的重要工具,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,未来将继续在医学和科研领域发挥关键作用。

脑电图学(Electroencephalography, EEG)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,以下是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:


一、 早期探索(19世纪末)

  • 1875年:英国科学家理查德·卡顿(Richard Caton)首次在动物大脑中记录到电活动,为EEG奠定了基础。

  • 1890年:波兰科学家阿道夫·贝克(Adolf Beck)进一步研究了动物大脑的电活动,并观察到视觉刺激引发的电位变化。


二、 人类EEG的首次记录(1920年代)

  • 1924年:德国精神病学家汉斯·伯格(Hans Berger)首次在人类头皮上记录到脑电活动,并创造了“脑电图”(Electroencephalogram)一词。他发现的α波和β波成为EEG研究的基础。


三、 EEG的临床应用(1930-1940年代)

  • 1930年代:EEG开始用于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研究。

  • 1936年:英国科学家格雷·沃尔特(Grey Walter)发现慢波(δ波)与脑损伤相关,推动了EEG在临床中的应用。


四 技术进步与扩展(1950-1970年代)

  • 1950年代:EEG设备和技术不断改进,信号处理能力提升。

  • 1960年代: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使EEG数据分析更加精确。

  • 1970年代:EEG在睡眠研究和神经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。


五、现代发展(1980年代至今)

  • 1980年代:数字EEG技术取代模拟记录,提高了数据存储和分析能力。

  • 1990年代:EEG与其他技术(如MRI)结合,推动了脑功能研究。

  • 21世纪:EEG在脑机接口(BCI)、神经反馈和认知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,便携式设备使其应用更加广泛。


六、未来方向

  • 高密度EEG:提高空间分辨率,更精确地定位脑活动。

  • 人工智能:利用AI改进EEG数据分析,提升疾病诊断和脑功能研究的效率。